重庆公交车坠江真相曝光:你的情绪,正在谋杀你!
今天,重庆万江公交车坠江原因终于真相大白,相信每个人看完新闻发布出来的车内监控视频后,心情都是悲愤交加的。
令我们悲痛的是,车上13名无辜乘客,有老人,有小孩,在这之前的几秒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将会永远离开这个世界,再也见不到至亲至爱的人。
气愤的是女乘客刘某仅因为错过下车地点而指责、辱骂驾驶员,之后出手打了驾驶员,不堪其辱,驾驶员放开方向盘还击,直到最后公交车越线,与对面轿车相撞,冲上路沿、撞断护栏坠入江中。
这本是一件小事情冲突,却因为没有控制好情绪酿成大祸,冲动无理的乘客,被激怒失去理智的司机,教训极其深刻。
估计很多人都没有想到,最后的真相竟是这样。
如果当时刘某耐心等到下一站再下车换乘,或者不要恶语相向、出手打人,事情也不会发展到这种地步。
就像很多网友说:冲动是魔鬼,不仅连累了自己,也连累了他人。
生而为人不要求你必须温柔敦厚,但求“不出恶声”、“不发恶气”,尤其是在这种公众场合,而且事关众人生命安全的境地。
真相出来后,很多人找出了前几年同样发生在重庆万州的几起公交事故。
2015年12月15日,公交车上一位女乘客没有听到广播坐过站,迁怒司机破口大骂,司机忍无可忍还嘴,女乘客竟突然打向司机并抢夺方向盘,最后,公交车撞上人行横道大树,车头受损,乘客也有不同程度撞伤。
2015年12月29日,一辆公交车驾驶员到站时发现公交站台被社会车辆停占,欲过站停靠时,一位老者便上前抢夺司机方向盘,导致公交车冲上人行道撞上绿化树,车头损坏,两位老年乘客受伤。
无关性别、无关年龄、无关地域,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控制情绪,当你为情绪不当带来的冲动的惩罚买单时,你或许就会知道,你的情绪,正在谋杀你!
我们总说,要远离垃圾人,可是,很多时候,我们只能远离明刀明枪的垃圾人,对于其他的隐形垃圾人,根本防不胜防。
谁能想到自己坐的车上,有刘某这样的人呢?
上午人民日报发布这个消息时,底下有个评论的点赞已经有10万加了。
他说:
其实那个刘某不是垃圾人,就是平时我们生活的普通人,但是是那部分没有规矩意识的人。
做事总是想着占便宜,投机取巧,插队,坐公交地铁逃票,对发生事故车辆遗撒货品进行哄抢,吃自助餐偷拿蒙骗那类的人。
这些都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大罪过,但是平时缺少对这类人的认真处罚,导致他们对规则的不重视,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没素质。
而这样的人,更加防不胜防,如果没有这样的惨剧发生,大多数人看见他们的以上行为,最多就是翻个白眼,或者谴责几句;
这对他们实在没什么约束作用,甚至很多时候,为了怕惹祸上身,很多人选择视而不见。
漠视规则的人,他们的祸害绝对不仅仅是插队逃票而已,他们通常自私自利,永远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。
基本上,所有的人祸里,这种人一定是占最高比例的。
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,做一个遵守规则的人,我们大多数人都做到了,可是,哪怕我们自己已经遵守规则,却还是会被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牵连。
这世上,哪有什么独善其身啊!
这个社会不仅仅自己做到有素质,遵守规则就够了,因为那些没素质没规则的人,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祸害你。
生活中,因为破坏了规则而影响我们的情绪的人和事有很多,如果我们继续去传播这样的坏情绪,那就像“蝴蝶效应”一样,希望我们能做那个终止坏情绪的人。
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只扫门前雪,我们要尊重那些出手教训没规则的人,也要制止那些没规则的人;
如果放任他们,总有一天,会蔓延到我们自身、家人,甚至后代。
只有全社会都明白:维护规则,与我有责,才能真正为自己和家人,带来自由、公平和安全。
大道理人人都懂,小情绪难以控制,但是想要控制起来也是很简单的。
不管是父母、夫妻、朋友还是陌生人之间,都需要控制情绪,以免对彼此造成伤害。
修习国学经典与传统文化,有助于修身养性、管控情绪,古圣先贤的智慧启示指引我们做一个有素养、守规则的社会公民。
众赏国际国学馆学圣堂,秉承“学习圣贤文化,堂堂正正做人”的创办宗旨,融合中国经典文化教育、家庭亲子教育、思想品格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等学科,面向喜爱国学与传统文化的成年人和青少年儿童,以及企业团队开设教学课程。
主要目的是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书籍,讲述国学礼仪风俗、历史圣贤故事、伦理道德和人文智慧,将趣味性、讨论性、引导性、表达性贯穿于课堂,启蒙为人处世智慧,提高个人品德与涵养,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。
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,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,控制住自己的情绪,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。帮别人开启一扇窗,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。
坏情绪人人都会有,你可以允许自己有心情不好的时候,但你也要学会控制情绪、自我调节。而修习国学与传统文化,就是化解不良情绪最好的出口。
众赏学圣堂秉持“少年强则国强”这一理论推出符合青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少儿国学教育,以传统文化精粹为核心,以培本固源为主旨,引导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,以国学智慧启迪孩子的思维,教化孩子的言行,辅助家庭教育构建孩子健康、完善的人格,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栋梁之才。
